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华星配资
特朗普这人挺有意思,一边又想访问中国,一副很关怀中美关系的模样,一边还搞“恶性竞争”。
特朗普前不久刚对我国芯片和飞机发动机进行了相关的遏制,最近他又变了脸色,突然温柔起来了,还主动给北京打去了电话。
为什么特朗普的态度从强硬到柔软,变得这么快?美国知名专家拉塞尔将原因一语道破:“中国已经摸透了特朗普的心理。”
——【·特朗普心理·】——
美国前助理国务卿、知名专家拉塞尔,对于中美关系有着长期的研究和观察,他认为中国在和特朗普打交道的时候,展现出了一些对特朗普心理的把握,并用这一优势推动了外交。
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,做事风格和政治想法都跟别人不太一样,特别有自己的一套,在对外打交道的时候,尤其是跟中国的关系上,他强烈希望和中国达成协议。
从经济方面来看,特朗普一直惦记着和中国谈判,就想在贸易逆差这事上占到便宜,要知道,美国从中国买的东西比卖给中国的多,这贸易逆差一直是特朗普想解决的大问题。
特朗普觉得要是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,减少贸易逆差,多卖点美国货出去,还能带动国内产业发展,增加就业岗位,这就是他当总统的政绩,能在选民面前好好显摆显摆他的能力。
从政治上来说,特朗普想在外交上树立强硬又能干的形象,要是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达成协议,就能向大家证明特朗普的领导力,谈判本事一流,这对巩固他在共和党内的地位,还有提升美国民众对他的支持率,那都是加分项。
特朗普的这种心理诉求华星配资,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在中美关系互动中的一个重要驱动力。
面对特朗普政府,中国的应对办法就很高明,中国看出特朗普想达成协议,于是看准时机,用合适的方式跟特朗普沟通,中国会挑合适的时候和特朗普通电话,这样就能一直保持对话的渠道畅通,打电话沟通有个好处,既能够及时传递中方的立场和关切,又能让双方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交换意见,避免了一些正式谈判场合可能出现的紧张和僵局。
在会谈过程中,中国一直坚守原则,和美国讨论双方关心的问题,中国不会因为特朗普想签协议,就随便让步,而是在保证自己核心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,努力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。
正是由于中国对特朗普心思的准确把握,再加上外交行动,中美之间的互动慢慢朝着中国期望的方向发展,在不少问题上,特朗普政府最后也只能接受中国提出的合理方案和建议。
这不,最近中美又要开始谈判了,6月6日的时候,特朗普透露,说要在6月9日的时候,和中国在伦敦进行新一轮的谈判。
——【·特朗普公布谈判·】——
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都知道,他在谈到中美贸易相关的话题时,语气强硬,措辞激烈,在媒体上的发文也常常是感叹号,充斥着强硬的态度和立场。
但这次特朗普发的文,语气突然变得温和,不仅没了火药味,结尾还来了句“感谢关注”,甚至信誓旦旦地说“会谈肯定能顺利”。
仔细调查就会发现,原来特朗普态度大变的关键,就在于6月5日那次跟中方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通话里,在电话里,特朗普不仅明确说了“美国支持一个中国”,还一个劲夸中美之前签的日内瓦协议,完全没了平时那种嚣张强硬的一面。
你看,中国每次打电话、谈合作,时机都选得特别准,每次都让特朗普只能跟着节奏走,在这场谈判博弈里,中国好像握住了“主动权”,特朗普急着达成协议,也只能选择接受。
从拉塞尔的观点中,我们可以看出,在这场中美谈判的博弈中,中国似乎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,但是说到这问题也来了,特朗普为什么这么急着跟中国签协议呢?
——【·原因·】——
其实是美国国内和国际多方面的原因,先来说一下美国国内,国内分裂正在不断加剧,就说马斯克和特朗普的恩怨吧,简直把美国政坛搅得乌烟瘴气。
马斯克跟特朗普在政策上分歧太大,一个支持自由市场,一个推崇“美国优先”,俩人针尖对麦芒,闹得相关产业的老板们都不知道该听谁的。
这直接影响了特朗普力推的对等关税政策国内意见都不统一,还怎么跟外国谈关税,各方利益难以协调,导致特朗普在对外推行 “对等关税” 政策时遭遇重重阻力,无法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。
再说说国际上的情况,现在好多国家都在“观望”中美关系,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俩经济体,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走向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。
要是中美两国一直不签协议,这些国家都不敢轻易做出重大的贸易决策,只能一直拖着,美国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的一些贸易布局和战略也难以顺利实施。
美国原本计划与一些国家达成新的贸易协定,以此来巩固自己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,但因为中美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,这些国家都有所顾虑,不愿意过早地与美国敲定相关协定。
——【·结语·】——
特朗普这兴奋地公布中美新一轮谈判,态度发生明显转变,背后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拉塞尔关于中国掌握谈判节奏的观点华星配资,也从侧面反映出此次中美谈判的复杂性和重要性。
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